编者按:春和景明,万物竞生。2023年全国两会踏着春天的节奏,如约而至。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承载着800多万邵阳人民的殷切嘱托和共同期盼,我市7名全国人大代表奔赴这场“春天的盛会”,为发展建言、为民生献策。
云邵阳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曾小慧 通讯员 李娟红
3月5日,在聆听完李克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海水、胡美娥、杨进军(前排从左至右)、颜涛、刘正茂、吴继发(后排从左至右)热议报告内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此次赴京参加会议的在邵全国人大代表个个激情满怀、信心坚定,一致表示,一定不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把邵阳的发展喜讯带到全国两会现场,全力发出邵阳声音、亮出邵阳风采。同时紧扣国家改革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努力提出选题准、质量高的议案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邵阳力量。
胡美娥:以种业强“芯”赋能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方面农业农村发展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等内容让我深受鼓舞。”谈及参会感受,全国人大代表、绥宁县河口苗族乡杨家寨村村民胡美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的基层代表,我顿感信心倍增。”
如何发挥邵阳优势、凸显邵阳特色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文旅融合等,是长期以来心系乡村振兴的胡美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努力了解社情民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从201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胡美娥一直身体力行。她在调研中发现,邵阳区位优势独特,种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是湖南省农业大市和重要的制种基地,具有建设全国现代种业基地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
为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美娥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邵阳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基地的建议》。她在建议中提出支持邵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具体来说,要加大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支持我市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参与保护利用农业种质资源,并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项目予以支持;支持邵阳市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国家级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库。
“要扶持邵阳种业重点企业做优培强。”胡美娥还建议,在资金扶持、人才支撑上,支持我市种业优势重点企业同国家涉农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科技平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优势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推动相关企业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发展成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同时建议在推动邵阳制种基地提质升级方面发力。
吴继发:推动邵东打火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吴继发倍感振奋和自豪。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成绩时指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同时又指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吴继发表示,今后将团结带领更多人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他关注的领域里,产业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邵东已成为全国打火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内外行业龙头地位持续稳固,产值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邵东市发展打火机产业有基础、有规模、有影响。”吴继发在调研中发现,邵东打火机已经具备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条件和要求,支持邵东打火机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将为邵东打火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良好典范。
对此,吴继发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邵东打火机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议》。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按照《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建议国家工信部对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将邵东打火机产业纳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进行重点支持,帮助打火机产业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更大力度推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领航企业上市步伐。
二是按照《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议支持在邵东建设打火机产业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在产业政策、出口贸易、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刘正茂:加快推进我国基板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让我很受鼓舞、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邵虹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茂说,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企业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我国基板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来自科技制造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刘正茂关注更多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邵阳打造国家级电子玻璃产业基地的建议》等建议。
在对电子玻璃产业国际国内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全面调研后,刘正茂认为,电子玻璃产业亟待打破外国企业垄断,提升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为加快提升我国电子玻璃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电子玻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刘正茂建议:一是中国电子集团与邵阳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在邵阳建设基板玻璃华南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支持将国家级电子显示玻璃产业基地布局邵阳。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给予湖南邵阳特种玻璃产业发展资金及政策支持。二是湖南正为邵阳特种玻璃搭建特种玻璃创新平台,并协调省内高校打造支撑特种玻璃发展的科创平台,聚集高端人才。建议国家发改委支持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信部支持将国家电子玻璃产业创新中心布局湖南。三是建议国家发改委指导中国电子集团旗下彩虹集团、彩虹股份公司和湖南邵虹公司达成知识产权保护共识,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做好未来我国基板玻璃产业知识产权自我防范和保护工作。
海水:加快重要高铁通道规划建设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在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听完报告的我,目标更加明确,斗志更加昂扬。”正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城西水厂钳工班班长海水说,作为一名供水行业的生产一线代表,他将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兴盛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重庆与广州之间的直达高铁经由贵州和广西,全程1202公里,最快7小时38分,全线由渝贵铁路和贵广高铁组成。重庆经湖南至广州没有便捷的高铁通道,不利于渝湘粤特别是湖南、成渝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三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海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明确渝湘粤高铁途经邵阳北至邵阳连接线走向同时将该连接线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尽快开工建设的建议》。
海水在建议中说,湖南地处成渝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级城市群之间,现阶段开通途经邵阳北至邵阳连接线的渝湘粤高铁具有可行性。渝湘粤高铁建议走向为重庆-黔江-吉首-怀化-邵阳北-邵阳-永州-清远—广州,重庆与广州之间最快5小时内到达。重庆至黔江265公里路段已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黔江至吉首218公里路段、邵阳至永州96公里路段、永州至广州402公里路段均已纳入国家2025年前计划开工项目,吉首至怀化103公里路段、怀化至邵阳北155公里路段均已建成通车。只需将邵阳北至邵阳40公里连接线纳入国家2025年前计划开工项目同步建设,渝湘粤高铁即可同步全线开通。
海水认为,当前,中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重要高铁通道规划建设,恰逢其时,正当其势,非常契合国家现有政策精神和投资导向。
对此,海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渝湘粤高铁途经邵阳北至邵阳连接线走向,同时将该连接线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尽快开工建设。
杨进军: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围绕2023年的民生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全国人大代表、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大水村村医杨进军说,报告内容干货满满、令人振奋,让我们面向未来,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杨进军始终心系家乡,多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积极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支持湖南邵阳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增强,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为让邵阳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现我市正在加快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医教研一体诊疗能力提升、数智融合运营效能提升、三医联动协同治理、智慧健康全域赋能、党建引领文化聚力”等六大工程,迫切希望得到国家层面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杨进军在建议中深刻分析了我市实施示范项目建设的优势所在,并找准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即:邵阳市作为中部地区的地级市相比于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经济总量不大、投入相对乏力,导致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快、急需高层次人才难留、运营发展质量不高、医疗救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鉴于以上情况,杨进军建议国家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湖南邵阳推进实施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