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邵阳记者 艾哲 通讯员 刘军方 唐波 成珍缘 陈思
【乡镇介绍】

邵阳县五峰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衡阳市祁东县四明山森林公园毗邻,南与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南桥镇接壤,位于邵阳、衡阳、永州三市边贸经济走廊交会处。镇域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辖39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城镇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达4.8万,为邵阳县第二大镇,素有“南路明珠”“小上海”之称。
俗语有云:“走过天下铺,当不得五峰铺。”
五峰铺镇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集镇面积较大、自古商贾云集、“布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艺术丰富多彩。
五峰铺镇因境内有高霞山、国霞山、丹霞山、东竹山、小眉山五峰竞秀而得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峰铺镇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着力打造生活更优、环境更美、实力更强的新型城镇。2012年,五峰铺镇被评为“省级中心镇”,201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2017年获评“湖南省美丽乡镇”。
火种燎原:红色热土诞生共和国少将
镇党委书记刘真林介绍,五峰铺镇这片火红色的土地,曾经养育了邵阳县近代史上第一批革命青年、诞生了邵阳县第一个农村党组织,走出了一名共和国少将。
1926年,中共宝庆特别支部派遣蒋砚田(现五峰铺镇仁湾村人)回五峰铺一带开展农民运动。蒋砚田以作新小学(现仁湾小学)为据点,发动和组织农民与土豪劣绅作斗争。1926年6月,正式成立“中共五峰铺支部”,集中力量领导农民、青年、妇女运动,先后成立“五峰铺区农民协会”“五峰铺女界联合会”,至1927年2月,党员发展到23人。1927年“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城乡,五峰铺地下党支部被迫隐匿,中断活动。1927年9月初,中共湖南省委派贺旭等人,到宝庆县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开展地下革命活动,是月下旬,中共五峰铺地下党支部恢复并开展秘密活动,支部联络点改设现塘诗村蒋訚如家的中药铺。1928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加强了反革命部署,五峰铺地下党支部惨遭破坏,蒋贻江、蒋楚善、蒋宏正、蒋宏志、莫介凡、蒋琼林等6名党员被反动派残酷杀害,其余党员转走他乡,党支部停止活动。
敌人的残酷迫害并没有吓倒敢于革命的五峰铺人。1930年6月,一个叫石新安(l907—1978,现五峰铺镇民胜社区人,中共第七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伢仔凭着“敢闯、敢干、能做事、不怕死”的精神,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第三军团供给部军械科长,山东泰西东汶支队政委兼工委书记,鲁西军区政治部部长,冀鲁豫七纵队二十旅政委、党委书记。全国解放后,他历任贵州军区政委兼党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昆明军区党委委员,1955年授少将军街。
特色大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如今,辗转在五峰铺镇集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棉纱加工厂成为该镇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线,一匹匹布料在工人们精巧的手下变成了精美的服饰。
五峰铺镇与“布”的关系渊源流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就是由五峰铺镇人首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由于被机制洋布和现代印染花布所取代,蓝印花布逐渐从现代生活中淡出。1986年,最后一家蓝印花布印染厂在五峰铺镇倒闭。曾经“衣被天下”的南路蓝印花布濒临灭绝,存世的老艺人屈指可数。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尘封已久的蓝印花布被再度唤醒。2003年,五峰铺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度挖掘,在一群光着膀子打夯的汉子中寻找到一脉相承的蓝印花布工艺传承人蒋良寿,帮助他重操旧艺,请他传授技艺,保护和传承这门古老的传统文化。

目前,五峰铺镇棉纱产业年产值达2.8亿元,涌现出湖南岗森童幼服饰有限公司、润昌针棉织品有限公司、智禹服饰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欣乐王子、佳贝克、萌贝佳等品牌正快步走向国际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东盟、西欧,解决了近万人的就近就业问题。
龙头企业带动了五峰铺镇产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该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共有大型幼儿园7家、小学24所、初级中学4所,邵阳县唯一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邵阳县二中也坐落于此;镇内已有10家大型百货商场,3个商贸及工业品市场,拥有三星级酒店2家、生态农庄10余个、酒店和家庭旅馆50余家,游客日容纳量达1万余人。五峰铺,这座生机勃勃的邵阳南部小镇已初具现代化特色小镇规模。
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焕发迷人魅力
“南路五峰铺,问道高霞山,生态金江湖,最美弄子口。”五峰铺高霞山属衡山山系余脉,位于邵阳县境东南部,为邵阳县与祁东、东安的界山,主峰海拔813米,山上古木参天,山势高峻,溪流淙淙,十分幽静。山顶有唐代修建的高霞观、药庵遗址,相传为唐代道家真人李震修道采药处。自唐以后,高霞观一直名彰邵永,文人墨客,慕名上山而游者,不乏其人。1983年,高霞观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于这些天然优势,五峰铺镇党委、政府开拓创新,勾绘出一幅“西有弄子口,南有金江湖,东有高霞山”的美丽乡村画卷。

五峰铺镇新田村位于镇西南部,由原田中村和弄子村合并而成。近几年来,为增强新田村美丽乡村建设后续动力,五峰铺镇党委、政府注重招商引资,吸引新田村优秀企业家蒋保强回乡投资兴业。截至目前,由蒋保强投资的邵阳县弄子三农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现游客接待中心、七彩滑道、拓展中心、花海漂流、特色水果基地、旅游公路等旅游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新田村旅游项目吸收本地务工人数19255人次,实现当地贫困人口就业800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5153元。2018年,新田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
“莫言己心苦,不畏前路难!”站在新建成的236省道潭江大桥上,五峰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桂锋豪情满怀,表示镇里将努力把五峰铺镇打造成邵、永、衡三市边贸商旅中心、湖南省棉纱产业中心,实现“宜工、宜商、宜住、宜游”功能,竭力推动五峰铺镇蓝印花布产品和棉纱产品走出邵阳、走出三湘、走向世界。